11月23日,朱婧汐推出了《夏的最后一日》的英文版《Before.Tonight》。近期,她还推出了与新锐青年艺术家赵叉叉合作的MV,大胆突破华人女创作歌手尺度,用艺术影像挑战极致“情.色”。而这首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歌曲,自9月推出后便广受好评,从中文版、MV到英文版,朱婧汐和《夏的最后一日》一起不断蜕变前行,进一步深化了她独立、先锋、极致的新形象。
与大众传统印象中的华语女创作人不同,最先公开的《夏的最后一日》虽是中文歌,但在创作之初,朱婧汐是用英文词完成Demo的。在接受各家媒体采访的时候,她也都提及了这一点,让不少人都对英文版表示好奇。于是,为了将《夏的最后一日》创作时最真实的情绪与想法还原出来,朱婧汐再度进入录音棚,录制了英文版《Before.Tonight.》。此前,《夏的最后一日》推出后,不少乐迷都留下了“沉静幽远又执着的声音”“你的歌听了哭了一晚上”等深有共鸣的评论。而话题之作《夏的最后一日》MV的导演赵叉叉亦曾说:“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朱婧汐自己在家弹着键盘哼唱的Demo,有部分歌词,旋律还未完整,但那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版本,我甚至听完以后就哭了,因为我觉得这首歌太悲伤了。”在中英两个版本中,不同语言的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差异,这差异又将带来怎样新的感觉,相信乐迷听后又将引发新一轮的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