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个充电宝退货比登天还难?
这几天多少人卡在快递这关了。
刚过去的7月初,杭州、重庆多地消费者发现,顺丰京东圆通集体拒收充电宝,连有3C认证的都不行。
商家能发货,用户却寄不回,这波操作太双标了。
说白了就是责任甩锅。
快递公司嘴上说安全第一,实际怕担风险。
高温天充电宝运输确实可能自燃,圆通小哥直接摊牌:烧一车货保险赔不起,查到违规还要罚两万。
但商家发货时用企业专线、防爆包装,个人哪搞得到这些资质?
召回产品卡在消费者手里,安克居然让用户自己砸掉充电宝——安全隐患转嫁给普通人,太离谱了。
快递公司也别喊冤。
120万个召回充电宝堆在普通人家里,比运输风险更可怕。
京东邮政说能寄,转头就设门槛:限2万毫安还得陆运。
这不就是变相劝退?
厂家和物流互相踢皮球,最后倒霉的还是掏钱的消费者。
安全不能光靠拒收解决,召回制度玩文字游戏,到底防风险还是推责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