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3H1G型护卫舰共建造了6艘,首舰“北海”舰(558)于1993年服役。
▲ 053H1G型“北海”舰
053H1G可以看作053H1的船体、反舰导弹,加053H2G的主炮和副炮,以及053H的舰艏防浪墙。他还配备了与053H2相同的简易作战指挥系统。
▲ 053H1G型“江门”舰
▲ 053H型“宜宾”号,可以看出舰炮和上面的区别;虽然都有防浪墙,但通过船锚可以看出船体不同。
053H2G型是与053H1G同时代设计建造的,吸收了053H2的研制经验和053H1Q的使用实践,共建造了4艘,首舰“安庆”舰(539)于1992年7月交付海军。
▲ 053H2G型“淮北”号护卫舰发射“鹰击”82反舰导弹
▲ 053H2G型“益阳”舰
053H2G是053系列护卫舰中第一种同时装备反舰导弹(2座3联装反舰导弹发射箱)和舰空导弹(1座6联装发射装置),还配备有舰载直升机的型号。
053H3型是在053H2G型的基础上,对舰载指挥控制系统、反舰导弹、舰空导弹和主炮进行更新换代、改进后,设计的型号,建造了10艘,首舰为“嘉兴”舰(521)。
▲ 053H3型“连云港”舰
▲ 053H3型“绵阳”舰
▲ 053H3型护卫舰(上)和053H2G型护卫舰(下)对比图
053H3的反舰导弹发射箱从2座3联装变成了2座4联装;前面的舰空导弹发射装置,从“红旗”61换成了8联装的“海红旗”7;舰艉的副炮从052H2G的艉楼上甲板提升到了直升机机库顶部两侧。
至此,053兄弟们总算介绍完了,“新青年”要登场。
054型是我国的第一种采用隐身设计的护卫舰,共建造了2艘,分别是“马鞍山”舰(525)和“温州”舰(526)。
全舰采用了长艏楼甲板、方尾舰型,舰体外飘明显,舰体横向剖面为深V型,舰首倾斜很大,上面还加有防浪板并形成明显折线。
对054而言,唯一不利于隐身的或许就是位于舰桥前方的“海红旗”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,与053H3和052以及改装前的051B都是同款。
不过这个缺点很快就被弥补。
054A型护卫舰,被国内军迷们称为“新青年”。
他的外形比054更加简洁,最大不同就是舰桥前方的舰空导弹发射装置换成了垂直发射系统。上层建筑顶部的雷达和电子设备天线也有所更换,副炮有所变化。
056型是我国第一种隐身设计的轻型护卫舰,以较全面的综合作战能力,较高的经济性和效费比,跻身国际先进轻型护卫舰之列。
他采用深V形舰首、长桥楼船型,舰体外飘。上层建筑采用轻质的铝合金,内倾明显。舰面上的设备基本上采用遮蔽处理,在保持有较好适航性的同时,具有一定的隐身性。艉部设有直升机起降甲板。
056A型是056的改进型,增强了反潜能力。他的舰桥增高,舰尾增加了拖曳声纳,部分型号还加装了反潜深弹发射器。
▲ 停靠在码头的我国海军“抚顺”舰(501,056型)和“大庆”舰(576,054A型)
至此,我国护卫舰也跨入隐身化时代,而且具备不俗的防空、反潜能力,成为巡防祖国海疆的主力。
P.S. 《兵器知识》杂志的投稿邮箱已更换,新邮箱:bqzs@cos.org.cn